离任审计
离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部分,是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不再担任本职务的领导干部在整个任职期间内履行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查和客观评价。
1、离任审计主要审查内容
一般来说,有关离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含:
(1)离任人员任期内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主要包括任职期内资产保值状况以及任职期间市场开拓情况;
(2)离任人员在职期间签订合同的详细情况;
(3)离任人任期内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4)任期内费用管理控制情况,产品材料成本的下降情况,物流成本及产品首检合格情况;
(5)最近几年的资产处理情况,以及离任人在职期间人力资源建设情况;
(6)任期末各项资产与负债的详细说明,其中包括任期末各项资产情况以及任期末各项负债情况;
(7)任期末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情况,已发货未开票情况,未结费用情况以及公司其他员工了解到的离任领导在职期间的工作情况以及口碑等。
2、离任审计具体实施流程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离任人员实施离任审计,一般按照如下程序来进行:
(1)寻求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离任审计业务委托,并与其签署审计服务协议;
(2)审计机构了解被审计人员任职的企业背景、行业及其经营情况,以从侧面了解被审计人员的基本状况;
(3)根据了解详情制定具体的审计工作计划,确定审计小组成员;
(4)初步制定审计期限、审计的重点内容等事项;
(5)在正式实施离任审计前,提前发放《审计通知书》;
(6)推进离任审计工作实施,并在审计期间做好相关问题记录;
(7)对审计记录进行复核,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初步审计意见;
(8)与企业相关责任人交换审计意见,出具正式离任审计报告。
3、离任审计审查重点
说到离任审计审查重点,主要包括几个要素:
(1)审决策。即任期内的经营决策,尤其是在审批权限执行、项目效果验收、评价等方面。
(2)审业绩。主要是对其负责期间的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同时对绩效、预算管理、项目进度、成本控制等影响业绩的方面进行关注。
(3)审财务数据。离任人的业务情况最终会反映到财务数据上来。所以,开展该项审计,就需要对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做出评价。
(4)审计非财务信息。重点是未执行完的合同、可能存在的抵押担保、未决诉讼、遗留问题、举报行为及其他未尽事宜。
可以说,开展离任审计活动,对于引导和规范法定代表人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维护法定代表人的合法权益和揭露非法行为,以及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有必要关注该项工作的开展。
以上是离任审计审查内容、实施流程以及审计重点的相关介绍。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点击在线咨询按钮,或拨打 400-887-6660 进行咨询。